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> 就诊指南 >> 正文

“颈”部关怀,守护“椎”好的你——颈椎病防治指南

发布者: [发表时间]:2025-04-01 [来源]: [浏览次数]:

颈椎病,又称颈椎综合征,是一种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变、骨质增生、韧带肥厚等病理改变,导致颈椎结构异常,进而压迫或刺激周围的神经根、脊髓、血管等组织,引发一系列临床症状的疾病。

近年来,颈椎病已成为困扰学生和职场人群的常见问题。长期伏案学习、低头玩手机等不良习惯,导致颈椎病发病率逐年攀升,且有逐渐年轻化的态势。颈椎病可引发颈肩疼痛、头晕手麻,严重时影响学习和生活质量。春季气温波动大,颈部受凉或疲劳更容易诱发症状。校医院中医科为您整理了一套科学防治方案,助您远离颈椎病困扰!

颈椎在整个脊柱中体积最小,但灵活性大、活动频率高、负重较大。

一、颈椎病的分型与症状

颈椎病根据症状可分为6种类型,需针对性防治。 

1.颈型(最常见):颈部僵硬、酸痛、活动受限,易疲劳(如反复落枕)。 

2.神经根型:上肢放射性疼痛、麻木,握力下降。 

3.椎动脉型:头晕、视物模糊、恶心,头部转动时症状加重。 

4.交感神经型:头痛、心慌、肢体发凉或潮红。 

5.脊髓型(最严重):行走不稳、踩棉感,甚至大小便障碍。 

6.混合型:两种或两种以上类型同时存在,病情复杂。 

   

自测小贴士:

久坐的同学们,如果低头时颈部疼痛加重,或出现上肢麻木、头晕等,首先考虑颈椎是否被你“玩坏了”。

二、中医特色疗法

1.针灸治疗

原理:通过刺激特定穴位(如风池、肩井、天宗、大椎、夹脊穴等),调节气血运行,缓解肌肉痉挛,减轻神经压迫。常用针法:

普通针刺:针对局部疼痛和麻木。

电针:通过电流加强刺激,改善血液循环。

温针灸:在针柄上点燃艾条,温通经络,适合寒湿型颈椎病。

优势:快速缓解疼痛、头晕,改善活动受限,无药物副作用。

注意事项:需由专业医师操作,避免晕针或感染。

2.推拿治疗

作用机制:通过手法松解颈部肌肉紧张、粘连,改善局部血液循环;纠正颈椎错位,恢复颈椎活动度。

常用手法:揉法、按法:放松颈肩部肌肉;拿法、捏法:缓解斜方肌、肩胛提肌痉挛;扳法:纠正颈椎小关节紊乱(需谨慎操作,避免暴力)。

适用人群:轻中度颈椎病(如颈型、神经根型),尤其适合肌肉劳损型。

3.艾灸疗法

作用:温通经络、散寒除湿。尤其适合虚寒体质或冬季加重的颈椎病。

操作方式:直接灸、隔姜灸、艾条悬灸。每次20-30分钟,以局部温热为度。

 4. 拔罐疗法

通过负压将玻璃罐吸附于颈部、肩背部,促进局部血液循环,排除寒湿瘀滞。

常用方法:留罐、走罐(适用于肌肉僵硬)。

三、日常预防与自我保健

1.调整姿势,科学用枕

学习时保持脊柱挺直,电脑屏幕应与视线平行,避免长时间低头;选用合适的枕头,侧卧时与肩同高,保持颈椎水平。 

2.颈椎保健操(每日早晚各1次)

左右侧屈:头向左右侧倾,耳朵贴近肩膀。 

颈项争力:双手抱头后仰,与手部阻力对抗10秒。 

耸肩转颈:交替耸肩,配合颈部缓慢旋转。 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3.生活习惯调整:防寒保暖,适度锻炼,定时活动

冬春季节外出佩戴围巾,避免颈部受凉; 

推荐游泳、羽毛球等增强肩颈肌肉力量的运动;

久坐时每30-40分钟起身活动,做颈部伸展、左右旋转等简单动作。

四、常见误区与注意事项

1.推拿禁忌症:①脊髓型颈椎病,因颈椎间盘突出或椎管狭窄压迫脊髓,推拿(尤其是颈椎扳法、旋转手法)可能加重神经损伤,甚至导致瘫痪。②锥体结构异常,如寰枢关节脱位,椎轴不稳等,可能会破环颈椎稳定性。③神经根水肿急性期、局部化脓感染、骨质疏松等,均不宜做推拿。不是所有情况都可以做推拿按摩,需选择正规医疗机构,在医师评估后进行推拿治疗。

2.错误牵引:脊髓型颈椎病、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禁用牵引治疗。 

3.依赖止痛药:仅能短期缓解,长期需结合中医调理与功能锻炼。 

五、校医院中医科能为您做些什么? 

个性化诊疗:采用针刺、艾灸、推拿、中频、拔罐等综合疗法; 

健康咨询:定制颈椎康复方案,指导日常锻炼。

联系电话:0871-65911700

诊疗地点:呈贡校区校医院三楼中医科

门诊时间:周一至周五

上午8:30--12:00                

下午:14:00--17:00

注:为了保证充足的诊疗时间,上午请于11:00前就诊,下午请于16:00前就诊!

温馨提示:若出现持续头晕、上肢麻木或行走不稳,请及时就医,避免延误病情